陈霸先压根没注意萧衍在说什么,而是看着面容如此年轻的萧衍,只觉三观崩塌。
“高洋!你给我下来。”
这时,元善见朝圆柱上的高洋一声喝。
高洋一眼就认出了元善见,可不就是我手里的傀儡皇帝吗,胆子变这么大,敢和老子这样说话?
然而当高洋看见,元善见身边乌压压站着十几个人,皆是一脸怒相的看着他时。
莫名心中一紧,感觉不妙。
转身想跑,但却是已经被元氏皇帝们围了个严严实实。
“始皇有令,先审问。”
赶来的孙权连忙喊道。
入耳,元氏皇帝们和萧衍等人这才没有动手。
一刻钟后,众人将陈霸先和高洋二人带到了秦始皇的宫殿内。
陈霸先连忙一拜:“后世陈霸先拜见始皇帝,拜见汉高帝。”
高洋在来宫殿的路上,有人从身后踹了他一脚,但他没敢回头看是谁。
先是揉了揉屁股后才跪拜下来:“后世高洋拜见始皇帝,拜见汉高帝。”
“起来吧。”
“谢始皇。”
陈霸先先开始了自已的讲述:
陈霸先可谓是一生征战,建功无数,愣是从最底层一步步打到了皇帝位。
他也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自已姓氏立为国号的皇帝。
登基后的陈霸先,一面笼络江左豪族,恢复江南经济,一面征伐北齐,收复淮南失地,政权逐渐稳固。
陈霸先生活俭仆,克勤自律。
治国、治军、从政、为人,陈霸先可谓是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。不仅是一代开国之君,还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。
后病逝,享年五十七岁。
听罢之后,秦始皇和刘邦二人都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这是个好皇帝,还是个有本事的好皇帝。
尤其是刘邦,很是欣赏陈霸先,可能都是因为从底层小人物一步步爬上去的原因。
“陈霸先你可有字。”刘邦这时问道。
“回高祖,后世字兴国。”
“嗯,好字!”
秦始皇也点了点头:“兴国好啊。”
随即看向了萧衍等人:“朝代更迭乃常理,他也并未做错什么,你们不可私下与他不善。”
萧衍连忙躬身行礼:“始皇教训的是,后世知晓,我定与兴国老弟和平相处。”
“嗯,兴国你且站到一旁,稍后朕再给你安排。”
“多谢始皇。”
陈霸先站到了一旁。
“轮到你了,高洋。”秦始皇淡淡道。
等待许久的高洋,连忙一躬身:“诺。”
高洋已经看出,这里把权的是秦始皇和汉高祖。只要把他们二人讨好了,元氏皇帝们岂敢动我?
高洋一脸笑容:“后世高洋,久闻始皇之威,高祖之圣啊。今日一见...”
“别废话,直接说事。”
“呃..好。”
...
第169章 咳咳
“正如始皇所说,国朝更迭乃常理,魏国到了如今早已名存实亡。这皇位本来不是我的,但我父亲早早病逝,兄长又在受禅前夕被膳奴所刺杀。”
“或许是冥冥之中都是天意,最后是我登基了皇位。我登基后励精图治,厉行改革,劝农兴学。还重用贤臣,减少冗官,严查贪腐!”
说着,高洋越来越自信,心神也已经完全稳定。
“还有还有,我前后加筑长城四千里,置边镇二十五所!屡次击败柔然、突厥、契丹!始皇陛下,我现在才知道您当年建筑长城是多么的明智,多么的雄才伟略!”
高座上的秦始皇听罢,不由一笑。
虽有拍马屁嫌疑,但听好话谁不爱呢。
“加筑长城干得不错,朕很欣赏你,接着说。”
听罢,高洋很是兴奋:“多谢始皇夸赞,这是后世应当做的。”
说着,高洋还瞥了眼元善见等人,心说:我得了始皇的青睐,你们还敢拿我怎样?
高洋接着说道:“我常年征战边境蛮夷,每次都是战无不胜,打得突厥可汗都佩服的叫我..英雄天子。”
高洋挠了挠头,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。
秦始皇和刘邦见状皆是一笑,一位治国爱民,又战功赫赫的文武双全皇帝,可是个稀罕物。
刘邦笑道:“不错不错,颇有寡人后世汉武帝刘彻的风范。”
一旁的刘彻很自信,但该表现出的谦虚表情还是得有的。
听罢,高洋很激动,汉高祖竟是将自已比喻成汉武帝!
“多谢高祖夸赞,后世哪能跟汉武帝相提并论。”
“哈哈哈,再后来呢。”
“回高祖,再后来,由于常年征战和操劳国事,我一病不起,才三十多岁就驾崩了。”
说着,高洋还叹了口气。
刘邦点了点头,也表示惋惜。
看向秦始皇:“政哥,你怎么看。”
秦始皇:“确实是个英雄天子,不错。孙权,给高洋安排个上等房间。”
孙权连忙出列:“诺。”
高洋很是激动,连忙拜谢,然后准备跟着孙权走。
而就在这时,人群中突然发出了一声猛咳。
“咳咳!”
众人皆是止步看去。
就见王莽此刻手握拳,放在嘴边咳嗽,站在原地没走。